汶川MS8.0地震相关论文
汶川Ms8.0地震前云南地区出现了显著的前兆观测异常.该文从大地震的孕育范围出发分析认为这些地震前兆异常可能与汶川M8.0地震有关......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位于震源区内的成都台2008年4月10-17日观测到非常强烈的地电场短临异常信号连续不断出现,25天后汶......
通过研究近场强震动记录,发现汶川Ms8.0地震近场峰值加速度在空间上存在较明显的上盘效应和方向性效应,与汶川引起的地质灾害空间......
为进一步了解普通民众对汶川Ms8.0地震灾害的认知与响应程度,并为政府防震减灾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地震灾害认知与......
简要介绍了强震短临前兆的HRT波模型, 和用HRT波模型分析强震前地电观测资料预测未来强震的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方法. 用HRT波......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Ms8.0特大地震.这次地震在地表形成2条地表破裂带,主破裂沿龙门山中央断裂发育,长约240km......
2006年10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四川西部(100°~105°E,26°~32°N)布设了由297个宽频带地震台组......
对北川-青川间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的野外地质调查表明,在这一段内主要存在一条地震地表破裂带,总体沿北川-青川断裂带分布.沿黄......
汶川Ms8.0地震科学考察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野外调查数据,主要包括野外地质观测点、地表破裂带、震区第四纪断层的展布及其活动性地......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在北川-映秀断裂产生了长达240km的同震地表破裂.通过详细的测量、基于测量标志与断裂变形的几何关系对数据的......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至6月26日四川地震台网整理形成观测报告的2741个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在此基础上,初步......
在历史记录中,成都和龙门山地区没有发生过类似汶川Ms8.0地震强度的地震.那么,在地质记录中是否会存在类似震级的古地震遗迹?作者......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 8.0地震的震中烈度为Ⅺ度,但位于地震烈度为Ⅹ度区边缘的绵竹县汉旺镇,无论是房屋毁坏情况还是遇难和失踪人......
利用北川附近震前水准数据,以及2008年和2010年两条一等水准数据,得到了北川附近同震和震后垂直位移量,获得如下结果:北川附近的北......
汶川Ms8.0地震发生后,为确定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现今地应力状态,应用水压致裂法开展了地应力原地测量,获得了6个测点应力大小和方......
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大地震突发在现今并不活动的龙门山断裂带上,该地震的孕震机理及如何预报引起广泛关注。土壤气体浓度的变......
汶川地震是有地震历史记载以来首次发生在大陆内部的高角度8级逆冲强震,给板内逆冲强震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论文主要开展了以......
介绍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对宁夏南部山区造成的黄土崩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典型房屋破坏情况,分析和总结了房屋破坏的致灾机理,最后......
同震位移向量由垂直、走滑和水平缩短(或拉张)三分量构成,合理估计各分量是全面认识地震地表变形特征的基础。汶川地震后的现场调查,获......
对由四川台网提供的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地震观测报告资料进行了整理,并根据研究需要从中挑选出了2957次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MS 8.0地震。根据地震部门测定,本次地震是从映秀开始破裂,震中位于四川汶川县映秀......
地面破坏效应强烈和地震地质灾害严重是汶川MS8.0地震震害效应的显著特点。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震断层的分布密切相关,同时还受......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紫坪铺水库台网8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4年8月16日至2008年5月10日的1569个小震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新定......
在汶川MS8.0地震后甘肃陇东地区的详细灾害调查基础上,对该区地震破坏进行了分类研究,给出了各种建筑物及工程结构的破坏程度及破......
2008年汶川MS8.0地震有感地区范围大于1 000km。甘肃省十五期间在兰州市架设了50个强震台站用于实现市区范围内的强震动烈度速报,......
综合利用川西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数据和震后应急地震观测台站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汶川地震的余震序列进行了精确重新......
利用基于时-空传染型余震序列(Epidemic Type Aftershock Sequence,简称ETAS)模型的随机除丛法,重新审视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
对汶川MS8.0地震的加速度峰值进行统计和处理,得到加速度(PGA)与断层距的统计关系、等值线图以及地震三方向的三维加速度图。发现......
汉源县城位于汶川MS8.0特大地震六度区内唯一的八度异常区,为典型且罕见的远震高烈度异常区.汉源县城处于流沙河的河流阶地之上,河......
地电场是地球表面天然存在的电场,包括大地电场和自然电场。利用"合成能量累加"方法,分析处理了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重庆市所......
为了研究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10年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过程,采用地震破裂区的几何中心和余震区椭圆中心线为中心的两种方法计算前......
利用川滇地区不同时-空尺度的重力复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区域重力场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2014年云南鲁甸MS6.5、2013年四川芦山MS7.0......
在汶川MS8.0地震中,地震灾害在灾区相对于发震断层,呈现各种非对称分布.断层高角度逆冲诱发的崩塌、滑坡的规模与数量在断层上盘区......
汶川MS8.0地震前,位于震源区内的成都台NE测线地电阻率显示了数年大幅度趋势下降异常,其年变化甚至严重畸变到消失的程度,它和多年......
多种形变资料表明,汶川地震震前越靠近震源区,其形变特征越不明显,且在近震源区震前呈现短期平静状态.为研究这种小变形现象的深部......
根据大震速报和快速预警实际需要,首先对Inglada线性单事件定位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使其在仅有P波到时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定位......
利用遥感数据分析汶川Ms8.0地震灾区建筑物的倒塌、道路桥梁的损毁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分布情况,以《中国地震烈度表》为标准进行烈度判......
汶川MS8.0地震前云南地区出现了显著的前兆观测异常. 该文从大地震的孕育范围出发分析认为这些地震前兆异常可能与汶川MS8.0地震有......
利用远震初至波穿越地壳、上地幔等速度界面时产生的一系列PS型透射转换波,测定远震PS转换波与初至P波的到时差Δ t PS = t PS - t......
为系统研究水库对附近地区地震活动的影响,提出了一个综合分析地震活动性与水库蓄水引起的应力变化的方法并开发了通用性较强的软......
通过对汶川Ms8.0地震的野外现场调查与相关资料收集,分析了四川省水电水利工程的破坏情况。在汶川地震震中区和高烈度区内,其危害性程......
利用四川省汶川MS8.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滑动分布模型,反演了由汶川地震造成的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从余震效应与断层相互作用的......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龙门山构造带的汶川MS8.0大地震是映秀-北川断裂突发错动的结果。此次地震不但使NE向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四川省汶川县发生MS8.0大地震。发震断裂为龙门山断裂带中的映秀-北川断裂。该次地震的地表破裂可分成2......
基于地面的电磁观测是获取地震前兆信息的传统手段之一,也是目前资料获取的主要手段。随着地震天地一体化监测的发展,卫星GPS,尤其......
龙门山断裂带中段近平行地分布着三条主干断裂。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同时使龙门山断裂带中的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发生......
以汶川县为研究区,对汶川MS8.0地震震后遥感影像进行精细解译,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建立了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数据库。经统计,汶川地震在......
本文分析了云南丽江井在印尼8.5级、汶川8.0级地震时观测到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丽江井水位在2次地震中水震波都表现......